- 天下都知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什么庞统去孙权那得不到重用到刘备那起初也只给了县令
- 诸葛亮、徐庶、庞统、、马良,群殴贾诩、荀彧、荀攸、刘晔、许攸,不许跑谁会活下来
-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有荀彧、程昱等谋士,为什么他们不能识破庞统小小的连环计
天下都知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什么庞统去孙权那得不到重用到刘备那起初也只给了县令
谢谢邀请!在诸葛亮去东吴劝说孙权之前,庞统其实已经被孙权打发走了,就是说,庞统在孙权的公司没有上,尽管孙权知道,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 庞统不被孙权所用,相貌丑陋,只是一个方面,孙权还是很重视人才的。孙权面试庞统时问他,平生所学些啥呢?庞统说,不消拘谨,随机应变。不消是何必的意思。这是孙权不愉快。又问,你比周瑜如何?庞统笑着说,我学的与公瑾不大一样。孙权一向佩服周瑜,见庞统笑着如此回答,那意思比周瑜强些吗?孙权感觉此人狂傲,就让他回去再说吧。庞统不被孙权所用,与他的性格有关系! 庞统拿着诸葛亮的介绍信来到刘备这里,他没有拿出介绍信,真好诸葛亮出差了。刘备看此人丑陋,就没在意,安排庞统当了县令去了。后来诸葛亮回来后,刘备才如梦初醒,将庞统拜为军事了!
诸葛亮、徐庶、庞统、、马良,群殴贾诩、荀彧、荀攸、刘晔、许攸,不许跑谁会活下来
这个必须买第一组赢,徐庶那是真砍过人的,诸葛亮也是人高马大,明显占优。
既然比武艺,那么都以《三国演义》为准,在这里的十个人中,仅有徐庶明确提到过练过武,杀过人。
在《三国演义》里程昱向曹操介绍徐庶时,曾经提到徐庶从小练剑,“幼好学击剑”。而且徐庶也不是光练练,在中平年间,他为了给人报仇还曾经亲自动手杀过人。徐庶被捕以后,不肯说出自己名字,因此被游街示众,要别人辨认他是谁,结果认识徐庶的人都不敢说出来。由此可见,徐庶的武艺还不错,一般人都不敢招惹他。
除了徐庶以外,诸葛亮也不好惹。在刘备三顾茅庐时,提到诸葛亮身长八尺。东汉末年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3.75厘米,八尺那就是190厘米了,这个身材即使在现代也算很高大,在三国时期更不要说了。古话说的好,身大力不亏,诸葛亮这么高大,力气肯定也不小。所谓一力降十会,诸葛亮找个重兵器抡起来一般人根本扛不住,不要说对面是五个书生了。
所以这两组打起来,徐庶和诸葛亮对上对方任何一人都有优势,可以逐步瓦解对方,最终取得胜利。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有荀彧、程昱等谋士,为什么他们不能识破庞统小小的连环计
谢邀,赤壁之战前夕随军的主要谋士有荀攸和程昱(yù),荀彧当时留守许都,并没有跟随曹操前来。
庞统献连环计的时候,曹操的谋士、也是刘备的前军师徐庶就识破了他的计谋。不过他曾发誓不为曹操设一谋,原来曹操为了把徐庶从刘备身边"挖"过来,用绑架他的母亲为要挟,徐是孝子无奈才投曹了,从那时起,徐庶发誓不为曹筹谋划策,这也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出处。
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引自《三国演义》
由此可见,不是曹操手下没能人,只是曹种下了蒺藜扎了自己的脚。第二天徐庶借机带兵平韩遂、马腾的叛乱,离开了是非之地。
其实对曹操采用庞统连环计最早持反对意见的是扬州刺史刘馥。曹操把战船连了起来,果然庞大而平稳,在上面骑马都没问题。
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引自《三国演义》
曹操心中大悦,乘着月明星稀在江上和文武大臣开个"啪体",曹操诗兴大发,豪情满怀的赋诗一首,此时一群乌鸦飞了过来,曹操问,"啥兆头"?文武百官(此时程昱和荀攸都在场)皆说,没事,很正常,乌鸦听到丞相诗喝彩来了,曹大笑。
▲曹操横戟赋诗
可是就有不识时务的人,这个人就是扬州刺史刘馥,他乌鸦嘴里吐不出象牙来,他说:"丞相我总觉得这不是好兆头。"曹操正在兴头,正在畅想拿下孙权,抓住刘备,统一华夏揽大乔与小乔于身边。正意淫好梦呢,让刘馥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馥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操大怒曰:“汝安敢败吾兴!”手起一槊,刺死刘馥。众皆惊骇,遂罢宴。——引自《三国演义》
曹操当着众文武百官的面,杀了持不同意见的人,当时荀攸、程昱及众大臣心里怎么想呢?肯定是在想,主公心意已决,以后说话还是小心点吧,这也是以后荀攸和程昱提出看法不敢坚持真理的原因。
▲程昱
接下来曹操听不进不同意见,一意孤行采用庞统的连环计。在赤壁之战前,程昱看出了端倪,给曹操提醒,却被曹操自以为是的驳回了。因为有前车之鉴,程昱也不敢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
昱曰:“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操大笑曰:“程仲德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荀攸曰:“仲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引自《三国演义》
从前面这段对话,荀攸和程昱都想到和看到了采用"连环计"的隐患了,但曹操对天气知识太丰富了,不过曹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想不到还有"万一"呢?毕竟曹是北方人,长江天气基本知识也是从书本学来的。要说达到专而精我看未必,他总比不过从小生活在荆州的诸葛亮对长江天气的了解吧。
▲诸葛亮借东风
诸葛亮正是抓住了万一冬天有东北风这个小概率,以借东风的名义,利用冬天罕见的东北风火烧赤壁。综上,不是荀攸和程昱没看出来,而是"领导"自以为是不采纳也不提前防备,曹操太自信了,压根没想到会失败。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他是携灭袁绍之威,想乘胜追击在他暮年实现他一统中原的宏愿。(当时曹54岁)。
曹操一意孤行,完全钻入了周瑜和诸葛亮设下的圈套,曹操自负和孤掷一注堵塞了"言路"。自始至终除了程昱和荀攸能提出意见外,其它谋士不敢多言,扬州刺史被杀就是个警示,谁敢违逆领导之意?
曹操万万没想到诸葛亮会在大战的时候,向老天爷借得三天三夜的东北风,这就是曹操和诸葛亮的差距所在。
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引自《三国演义》
其实用不了三天三夜,一天一夜就够烧曹操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讲真程昱作为曹操的谋士也算尽心尽责了,曹操后来哭奉孝实没道理,赤壁之战失败逃跑路上,他当着众谋士大哭奉孝,也就是哭郭嘉,口里说道:"奉孝不死,吾无今日之败,"其实曹操是亏着良心羞辱程昱和荀攸的,程昱不止一次的提出连环计的隐患,就在大战前一小时还提醒曹操呢,可惜曹操仍然没有留意。
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操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引自《三国演义》
毛曾说过:"经验主义害死人",我觉得说的是曹操吧?曹操凭借着对天气知识一知半解,不看实际,照搬经验。说到底就是太狂妄自大了,太自以为是了,假如现在听了程昱的话,赶紧布防,不让黄盖的船只靠近,我估计还是能够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可是曹操没有采取防范措施。
▲火烧赤壁
接下来无论程昱如何识破黄盖的小船有诈,都为时已晚。
程昱观望良久,谓操曰:“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操曰:“何以知之?”程昱曰:“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有诈谋,何以挡之?——引自《三国演义》
这时曹操如梦方醒,可惜……。火烧赤壁的事相必都知道了吧。
综上所述,火烧赤壁的时候,不是程昱和荀攸没有看出庞统的连环计,而是曹操骄傲自大听不进不同意见,自古云:"骄兵必败,此言不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