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忘曲线有关问题遗忘曲线说在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那是不是14天后就不用再记 终生受用呢
- 如何大量、方便的储存氢气
- 医院怎么保存艾滋病毒
- 新生儿基因保存有必要做吗
遗忘曲线有关问题遗忘曲线说在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那是不是14天后就不用再记 终生受用呢
首先,你得要知道什么是记忆.
说到遗忘,首选要知道什么是记忆,人的大脑如何去记忆一件事,如何储存记忆,要知道我们的大脑是有很多神经元组成,神经元相互连接,构成了大脑的立体网络结构,神经元与神经元的结点叫突触,大脑通过微电流来传递信息,这些电流生物上称之为动作电位.
当我们听到,看到,闻到,等一系列感觉所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在大脑中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会通过神经元传到大脑中,在大脑相应部位(我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但我认为它应是我们的记忆中心)神经元的轴突或树突会产生别的分叉,这些分叉便构成了我们的的记忆.不同的电信号会产生不同形状的分叉,就好像树枝长出枝叶一样.若想让记忆加深那只要不停的让大脑接受同种或相似的电信号,那那些分叉便会加长,并且生出其他分叉,进行记忆加深.所谓的短期记忆只是由于分叉过小,没有收到过多同种或相似电流刺激,便使分叉逐渐缩小,从而产生遗忘.
所以,遗忘并不能说是由谁控制,遗忘是由大脑这一结构所受到的刺激来决定的,我们说记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记英语单词,我们不停地背,就是要让大脑不停地接受刺激,使分叉不断加长,加深,从而记忆.不过这与我们自己也有一定影响,如果,我们不想忘却一件事,必定不断回想,而这也是不断加深记忆.
我们有时会憎恨遗忘,他让我们失去很多好的记忆.但其实,遗忘是人类进化的一个必然,换句话说,人类必须学会遗忘.因为大脑的记忆是有限的,人必须记住那些与自己有用的,清扫那些没用的的记忆.而大脑判定记忆是否有用在于你的大脑接受刺激的程度,如果你不断回忆,那大脑就会认为这记忆有用,把它记下,若不回忆,那大脑就会认为它没用,而产生遗忘.
所以,14天后,有些东西还是会忘的.并不是终生受用
如何大量、方便的储存氢气
氢气的大量和方便储存,能够想到的最靠谱的方法,还是用氧气瓶那样的钢瓶子储存,或者用大型的压力容器储存。不过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你要拿氢气干什么呢?是要固定某个地方,需要大量使用氢气,还是要移来移去的使用少量氢气?若移来移去使用,就用钢瓶子好了,再大也不方便,若固定大量使用,就使用较大的,固定的压力容器好了。其实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把压力容器做多大都可以,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但问题是,有什么必要搞那么大,增加安全隐患呢?氢气是一种比较容易制取的气体,用水电解,氨水热解,甲烷热解都可以制取,制取出不纯的氢气后,再通过两段净化,把氧气和氮气除干净,净化后的氢气,其纯度,满足大众工业使用是足够了。例如我才完成的一个项目,需要大量使用纯度高的硫化氢气体,而硫化氢是用硫磺和氢气反应生产出来的,所以就需要大量纯净的氢气。我们就采用了水电解的,根据需求大量生产氢气,但储罐,并不是很大,只能用半天的量。这也是基于,一方面,储存氢气太多不安全,另一方面,制备工艺简单可靠,制取量大。所以,还是第一段写的。若是少量移动性使用氢气,则用钢瓶。若是大量固定使用氢气,则自己制备,储罐不用太大,这样做,成本也比直接买氢气便宜多了,固定投资也不会很大。
医院怎么保存艾滋病毒
目前病毒全球肆虐。与病毒相似的是,艾滋病毒也是一种RNA病毒,而且治疗病毒时,也用到了原本治疗艾滋病的一种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这里来讲讲同样让人闻风色变的艾滋病毒,看看医院是否保存艾滋病病毒如果保存又是如何保存的。
一、HIV病毒的历史
艾滋病病毒正式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可以导致艾滋病(AIDS)。
这种病毒专门攻击人类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系统缺陷,CD4 T淋巴细胞减少,人体渐渐丧失免疫力,最终出现艾滋病症状、易患各种感染及癌症。
据研究,病毒来自非洲的黑猩猩及大猩猩,但是具体是如何传染给人类的就不得而知了。
1981年,病毒在美国恋病人身上首次发现,此后就迅速传遍了世界。
我国1985年确诊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是一位来自阿根廷的美籍旅游者,入住协和医院并很快死亡。
截止2017年底,全球现存活3690万HIV病毒感染者,其中我国有75.8万。
医学界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所幸对HIV病毒并非毫无办法,针对病毒的 “鸡尾酒疗法” , 又称抗反转录病毒治 疗,可以最大程度地抑制病毒复制,延长生存时间。
国家提出了 “90-90-90策略” , 即90%的患者被检测出, 检测出来后90% 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接受治疗的患者90%达到病毒被抑制。
二、病毒理化特性
HIV病毒是双股正链RNA病毒,为直径100-120nm的球形颗粒。
HIV也与病毒一样,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
一般对乙型肝炎病毒有效的消毒剂, 如碘酊、70%的酒精、过氧乙酸、戊二醛、次氯酸钠等, 都可以灭活HIV。但对病毒有效的紫外线不能灭活HIV。
HIV同样对热很敏感, 对低温耐受性强于高温。56 ℃处理30 min可使HIV在体外对人的 T淋巴细胞失去感染性, 但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的HIV;100 ℃处理20 min可将HIV完全灭活。
三、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我国近年占95%以上)。
包括不安全的、 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2、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 。
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文身等。
3、经母婴传播。
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对病毒比HIV更为恐慌,就是因为从传播途径上看,HIV传播有限,更容易预防。只要洁身自好,就不太容易感染上,而病毒不同,更加难防。
四、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
HIV是一种慢病毒,感染人体后,它会慢慢折磨人。感染后分期:
1、急性期。
在感染HIV后2~4周后,症状轻,似感冒样表现,最常见是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神经系统症状等,症状持续1~3周缓解。
部分快速进展病人可出现严重感染及神经系统症状。
还有部分病人没有此期表现,直接进入第二期——无症状期。
2、无症状期。
此期一般6~8年,没有症状,可出现淋巴结肿大。
无症状期,病毒仍在持续复制,CD4 T淋巴细胞数逐渐减少。
3、艾滋病期。
出现HIV相关症状体征、各种感染及肿瘤。
HIV相关症状体征包括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等。
五、医院是否保存艾滋病病毒及如何保存
临床医生所做得研究的主体是病人,观察对病人使用药物的疗效。
当病毒离开人体后的研究工作,需要将病毒保存起来,用各种方法施加在它的身上,观察它的反应,以找到它的弱点,找到对抗它的药物及预防的疫苗。
这就涉及到微生物医学科研问题,并非临床医生所擅长领域。
而且,这种离体病毒研究,需要严格的实验室环境,稍有不慎,病毒侵入人体或者逃逸到周围环境中,就要付出惨重代价!
因此,做这种病毒研究,既要保障研究人员的安全,又要保障周围环境的安全。需要专门的实验室。
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为四级(生物安全等级BSL,BSL1最安全,BSL4最危险)。相应的,研究微生物的实验室也分为四级实验室。
像我们常说的SARS-CoV、MERS-CoV、现在的病毒及艾滋病毒,都是BSL3。需要P3实验室(或者以上)才能保障安全。而埃博拉病毒、拉萨热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等烈性病毒致死率更高,属于BSL4,需要P4实验室才行。
2015年01月31日,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P4实验室在武汉建成,2018年1月4日,通过了国家现场评估,成为首个P4实验室。
为了保障安全,实验人员需要进入5次气密门,两次才能进到实验室,每进入一个气密门,气压都是递减负压状态,保证实验室里面是单向气流,气体不会向外泄露。
艾滋病毒保存在这里,不用担心被它跑掉,可以放心进行艾滋病毒学、免疫学、分子流行病和耐药监测,以及艾滋病疫苗和医学防控等领域的研究。
1月26日,54岁的工程陈薇院士带领专家组进驻武汉病毒所对病毒进行研究,疫苗取得了很大进展,当然,疫苗研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简单,把病毒杀死再注入人体内就是疫苗了。
而医院一般并没有P3或P4实验室,无法对HIV病毒进行保存研究。所以,对于艾滋病人的血液等体液,医院进行灭菌后,再被作为医疗垃圾集中销毁处理,并不进行保存。
新生儿基因保存有必要做吗
现网络上对基因保存的评价褒贬不一,更有网络、媒体大肆吹鼓基因保存仅是“噱头”,其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小编对此进行一一解答。
观点1:“保存样品是可以的,也没必要婴儿时期就去采集。不管年龄大小,身体里的遗传信息不会变,而突变概率也是一样的。真等到孩子生病了,再去采集基因也来得及。”
小编解答:谈及婴儿基因保存的意义,就会直接问到一个问题:一生之中,人的基因会变吗?
一些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基因很稳定,是不会变的”。因为用于遗传位点检测的样本,无论采集于什么年龄,无论采集了什么样本,如血样、头发、体液或组织块等,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又因为DNA常用于个体鉴别,如果基因会改变,那怎么能鉴别个体呢?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是遗传学家和法医专家。
另一些人经过认真思考会说:“变是肯定的”。因为他们想到了医学上两个重要的定义。第一个是体细胞突变(somatic mutation)的定义:“体细胞突变是发生在正常机体细胞中的突变,比如发生在皮肤或器官中的突变”。第二个是肿瘤发病的定义:“肿瘤可以看作是在个体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尤其是在个体对肿瘤的遗传易感性基础上,致癌因子引起细胞遗传物质结构或功能异常的结果。这种异常大多数不是由生殖细胞遗传得来,而是在体细胞中新发生的基因突变所致”。熟知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就属于遗传素质,决定了易感性,而体细胞突变直接造成了肿瘤。具有这些想法的人往往是研究肿瘤的学者。
那么,哪种观点更接近真实呢?
我们先来了解几个事实:
(1)正常成年人一共有60兆细胞,每分钟有1亿细胞的死亡和新生。在这个过程中,基因复制发生突变的概率为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平均每天会有3000个突变的发生;而人的一生,则会有一百亿个突变可能。当然,绝大部分突变为无关突变,并没有对身体机能产生影响。
(2)细胞癌变的机制,早在2002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前任所长的Richard D. Klausner在Cancer Cell期刊上发表了关于癌症的综述文章(The fabric of cancer cell biology—Weaving together the strands),文中指出细胞癌变的复杂过程,即正常细胞(体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多次突变,其中可继承的突变累积后最终导致癌细胞的产生(下图)。这提示癌细胞只是细胞癌变的最终阶段,而在这阶段之前正常细胞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基因突变、突变的累积最后往癌细胞发展,也就提示会有存在各种突变阶段的细胞的可能。Robert A. Weinberg.在肿瘤生物学2013版一书中,也指出了类似的观点。也正是这个原因,“基因是不变的”这个命题似乎出现了问题,我们不能了解我们所提取的基因来自是处于哪个突变阶段的细胞,它可能是含有原始基因的细胞,可能是最接近癌细胞的细胞,也可能是其中间阶段的细胞。
(3) 随着全基因测序成本的下降,2009年12月,NATURE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A small-cell lung cancer genome with complex signatures of tobacco exposure. Nature. 2010 Jan 14;463(7278):184-90.)和(A comprehensive catalogue of somatic mutations from a human cancer genome. Nature. 2010 Jan 14;463(7278):191-6.)。论文的研究工作是获得过三次诺贝尔奖的英国剑桥桑格实验中心做的,一篇对属于同一个体的肺癌细胞和皮肤细胞进行了全序列测定,比较发现肺癌细胞存在22910个突变;另一篇描述了黑色素瘤细胞与来自同一个体的淋巴细胞的全序列结果,比较发现了33345个突变。这两篇论文的发表解释了上述所有矛盾。人一生之中,基因的确会变,只是变得不多。或者说变得太多时会造成细胞死亡,这样的细胞也就不存在了。由于人类DNA含有约30亿单核苷酸,从上述两篇论文来看,体细胞突变发生的比例约为十万分之一,这就解释了它不会影响除测序以外的常规遗传位点分析和个体鉴别,因为这些常规方法只是对基因上的特定位点进行分析,体细胞突变恰巧落在待检测位点上的概率微乎其微。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肿瘤以及其他疾病,都是由于体细胞突变改变了细胞的性能,进而又改变了组织的性能,再影响器官,最后出现疾病症状的。显然,掌握体细胞突变就掌握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钥匙
正是因为有这些依据,我们才认为婴儿基因保存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不能保证临病选取的体细胞的基因是原始的,而婴儿基因,它则相对最原始,基因受污染最少,也是最合适的参照物。
观点2:基因保存意义不大,重要的是基因档案保存。前者是提取DNA后储存起来,后者是对个体进行基因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以数据形式保存起来,这些数据才是能用于基因治疗的有效信息,单纯的DNA保存意义不大。
小编解答:这其实是一个经济学和未来发展上的问题。基因保存的目的就是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当时保存的基因模板进行检测。但是现阶段,全基因组测序的费用仍然不是普通老板姓可以承受的。
我们看一个最近在转化医学网上(2014-12-2)的一则报道:今年38岁的李易,前两天在朋友圈里发出了一组照片: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转化医学中心,他正在进行一次特殊的体检。
“一根烟的工夫,本人终于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的第一步,抽血!在接下来的一个半月时间里将会有超过三十位博士动用总计一千多万的设备对本人这五毫升血液进行检测,本人的三十二亿碱基将被平均扫描三十次,最终,李易将被数字化。这样想想,这十八万花得值!”李易在他的朋友圈如此描述道。 一个半月以后,李易将会拿到与这次检测相关的所有分析,包括在不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下,自己抽烟究竟会不会致癌,未来自己是否会得糖尿病,甚至在自己的基因中是否具有恋倾向,等等,都会通过基因的对比检测出来。 在不少人眼里,基因检测是个新鲜玩意儿:未来的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的健康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样的“未病检测”在李易看来,就是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 “很多年前,比尔•盖茨、乔布斯都做了这样的检测,乔布斯做的时候是40万美元,跟他比我的18万已经很便宜了,我相信这是一种潮流。”李易说。 从报道上看,尽管全基因组测序的发展非常迅速,检测费用下降非常迅速,但现阶段的全基因组测序费用仍然非常高昂(18万)。在汤森路透2025年的预测中,婴儿出生时进行基因测序将成为常规检测之一,这个预测的重要原因就是在不久的将来,全基因组测序的费用大幅度降低到全民可以承受的阶段。而婴儿基因保存的意义在何处呢?设想一下,我们现在花相对较低的代价将基因保存起来,在将来必须的时候,我们用将来更新的技术更低的费用来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一方面我们没有错过婴儿基因最原始的时机,另一方面在经济上又能够减轻很大的压力,这样是不是更理性呢?
除此之外,随着对基因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多的新发现被报道,譬如上世纪报道的DNA甲基化修饰、最新报道的DNA骨架硫酰化修饰等等,这些都提示我们DNA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现阶段测序技术可以对碱基序列、甲基化等进行测序,那将来呢?DNA骨架上的修饰等等这些方面会不会也纳入测序范畴呢?那么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保存一份婴儿基因,可以迎接将来各种的高新技术,是不是一种合适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