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霑的作词、作曲造诣与阎肃相比,谁更胜一筹
我来回答。怎么说,两人都是大师级的人物,无法比出高低,只不过两人的风格不同。黄霑的作词作曲趋于自由、奔放,更有江湖上的那份无拘无束和洒脱,他的作词作曲有家国情爱,有儿女情长,如充满豪气的《沧海一声笑》、《谁是大英雄》,柔情万丈的《两忘烟水里》、《旧梦不须记》至今让人惊艳叹绝。黄霑先生是“鬼才”,他把音律中的“羽、徽、角、商、宫”倒弹,创作出让人拍案叫绝的《沧海一声笑》,音色动听婉转,乐声悠扬澎湃,既领略武林争锋的大气磅礴,又感受侠客交心的坦荡潇洒。闫肃老师的作品,是以弘扬主旋律,抒写时代为主题,深入生活,扎根,忠诚为党,忠心爱国,服务。闫肃老师是我国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德高望重,一片丹心,一身正气,80多岁时仍坚持在文艺工作一线,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作品《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江姐》等作品整整影响了我们几代人。如果说,闫肃老师是处庙堂之高的话,那黄霑先生就是处江湖之远。虽然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心为艺术创作的共同点。虽然两人作品风格不同,但却都可以称得上为“宗师”。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薛丁山共几个孩子
薛丁山是唐朝名将薛仁贵的长子,出自于《薛丁山征西》一书中,是唐朝的征西二路元帅、两辽王,原型是正史薛仁贵的长子薛衲。在书中,薛丁山有三个妻子: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有四个儿子:薛勇、薛猛、薛刚、薛强。勇猛刚强,正符合将门虎子的特性,但侧面也反应了薛家只能说是会打仗的莽夫,最后薛家的破败正源于此。唐高宗时期,武则天专权,在一次元宵灯节上,薛刚醉酒踢死了太子,还顺带吓死了本就病入膏肓的高宗李治,薛刚因罪外逃。武后下令通缉薛刚,并诛杀薛家一门三百余口,樊梨花被骊山救走、四子薛强因为在泰山送香而免于一劫之外,薛丁山、薛勇、薛猛都死于此祸之中,薛刚逃走后,在南徐卧虎山遇到了指腹为婚的纪鸾英,在卧虎山落草后,薛刚才知道了全家被灭门的消息,悲愤之下决意起兵反武周。此时中宗李显已被放逐庐陵,武则天自称“大周皇帝”,改朝换代了。薛刚在铁丘坟拜祭了全家之后,四处收拢反周志士,荒草山上遇到了吴琦、马瓒、南建、北齐四人,又得到了王平、赵太所带来的加入,得了军师徐美祖,在九焰山收服邬家五虎,又得引荐与庐陵王李显会面,被授予兴唐兵马大元帅、忠孝武英王,全面负责反周兴唐的军事。在薛刚和伙伴的努力下,六战六捷,却在定海关遇到了支持睿宗李旦的薛强阻挠,这两兄弟有过一段不和谐的时期。之后两人冰释前嫌,共同反周,最后大军攻破了长安,逼迫武后退位,中宗李显由于是哥哥而顺利继位。薛刚和薛强一起打开了埋葬着全家三百余口的铁丘坟,为薛家全家平冤昭雪。而樊梨花也从骊山那里回来,母子重聚,薛家又再度兴旺了起来。
作为杨贵妃的前夫、唐玄宗的儿子,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瑁是一个可怜的皇子,在横遭夺妻之恨后,却只能选择忍气吞声,眼睁睁地看着杨玉环被自己的父亲纳入后宫,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的沉默,也为他换来了善终的结局。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为自己的第十八个儿子寿王李瑁安排了一门亲事,将右郎将军韦昭训的女儿韦氏许配给李瑁,不仅下诏将韦氏册封为寿王妃,还亲自主持了婚礼。与此同时,李隆基的后宫中,也多了一个妃子,这个妃子不是旁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杨玉环,而她另一个身份,则是寿王李瑁的前妻。之所以李隆基对李瑁的婚事如此上心,其中的缘故就在于此,杨玉环本是寿王李瑁的妃子,两人婚后也十分恩爱,但李隆基却横刀夺爱,不顾名分,将杨玉环纳入了自己的后宫。而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和堵住悠悠众口,李隆基就上演了一出亲自负责儿子婚礼的戏码,表面上看,可谓是父慈子孝,但实际上,这是以李瑁极大的痛苦为代价换来的。对于李隆基的这种做法,我们不做评价,毕竟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之下,他做出这样的事情也不新鲜,况且他还是皇帝,但对于李瑁而言,这就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了。有句老话叫做夺妻之恨不共戴天,但对于父亲抢走自己心爱的女人一事,李瑁却选择了沉默,并非他愿意如此,而是他没有反对的资本,为了活着他不得不忍气吞声,这个抉择无疑是痛苦的,但对他而言也是明智的,最终,李瑁得以善终,子孙满堂。李瑁之所以能够出名,不是因为他是李隆基的儿子,而是因为他是杨玉环的前夫。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李隆基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作为皇子的李瑁跟随母亲武惠妃出席,就在这场婚礼上,李瑁遇到了那个让他纠结一生的女子。这个女子,就是我们熟悉的杨玉环,之所以她会在婚礼上出现,是因为她的叔父杨玄璬。杨玉环出生在四川蜀州,其父杨玄琰也是朝廷官员,生在官宦之家的她,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像什么音律、歌舞等,十分精通,尤其在乐器上,杨玉环极为擅长弹琵琶。不过,在杨玉环十岁那年,由于父亲杨玄琰因病去世,在蜀中举目无亲的她,不得已之下,只得投奔在洛阳为官的叔父杨玄璬。在洛阳的日子,杨玉环并不是十分开心,毕竟这算是寄人篱下,不过好在她的叔父杨玄璬视她为己出,除了在生活上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外,还经常的带她出席各种宴会,以便让她散散心。因此,在咸宜公主的大婚时,受邀的杨玄璬就带着侄女杨玉环出席了婚礼,但让杨玄璬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出门,居然改变了杨玉环的命运。作为咸宜公主的“娘家人”,寿王李瑁和他的母亲武惠妃自然也出席了这场盛大的婚礼,而在婚礼现场,李瑁第一次见到了十六岁的杨玉环,惊为天人,仅仅看了几眼,他就决定要娶这位女子为妻。将自己想法告诉母亲武惠妃后,那剩下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毕竟当时的武惠妃,可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之一,这点事情李隆基还是会答应的,况且李瑁也是自己的儿子,既然看上人家姑娘了,那就赐婚吧。开元二十三年,也就是李瑁遇到杨玉环的次年,二人喜结连理,组建了一个小家庭,带着父母亲人的祝福,踏入了婚姻生活,而在婚后,李瑁和杨玉环十分恩爱,可谓是郎情妾意你侬我侬。如果没有发生后来的事情,那么李瑁和杨玉环就会平平淡淡地走完这一生,而史书上,对于李瑁的记载也不过寥寥数语,但命运就是如此多变,该来的终归会到来。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李瑁的生母武惠妃因病去世,年仅三十八岁,她的去世,除了让李瑁失去母亲之外,也让唐玄宗李隆基失去了一个十分宠爱的妃子。这一点毫不夸张,可以说,在杨玉环被纳入后宫之前,武惠妃算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之一,虽说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但并没有影响到李隆基对他的感情,再加上她善于逢迎,因此很的李隆基的欢心。早在李隆基还是皇子时,武惠妃就成为了他的妃子,而在李隆基登基后,先是封她为婕妤,之后有封她为贵妃,不久后,李隆基又表示出有封她为皇后的想法,但因为武惠妃是武则天后人这个关系,遭到了不少大臣的反对,才最终作罢。不过,虽说没能封她为皇后,但李隆基对她的宠爱却有增无减,并且,在各方面规制上,对她的赏赐,基本上与皇后无异,由此可见,李隆基对武惠妃的宠爱有多深。而武惠妃的突然去世,就让李隆基十分难过,当时的后宫中,不乏有姿色上佳的妃子,却没有一个人能让唐玄宗感到开心,因此,在武惠妃去世之后,李隆基郁郁寡欢了很长时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新唐书》就在这期间,有人向唐玄宗李隆基进言,说李隆基的儿媳妇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在找机会端详确认后,李隆基发现果真如此,于是,就将杨玉环召进了自己的后宫。此时,距离杨玉环与寿王李瑁大婚,仅仅过去了三年。为了解决杨玉环的身份问题,李隆基可谓是煞费苦心,再决定要将杨玉环收进后宫后,李隆基先是以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祈福为由,敕书将杨玉环送进道观,令其出家为道士,赐号“太真”,并在数年后,正式的将她纳入后宫,封为贵妃。而在这期间,作为杨玉环的原配,寿王李瑁成了前夫,史书中没有记载李瑁在当时如何自处,或者作何想法,但后世中一些关于描写此事的诗词,却能很好的诠释李瑁当时的心情。“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李商隐《龙池》古语有云,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这要是换了旁人,恐怕李瑁会和对方拼命,但尴尬的是,这个抢走自己心上人的,却是自己的父亲,更重要的,他还是皇帝。因此,在眼睁睁的看着杨玉环成为了父亲的女人,也从自己的妻子成为了自己的母妃之后,李瑁选择了沉默,即便是内心痛苦万分,但也没有表现出来,不仅如此,他还十分顺从的,接受了父亲李隆基给自己安排的另一门亲事,娶了右郎将军韦昭训的女儿韦氏为妻。可能有人会说,李瑁不算男人,自己的女人被抢,却无动于衷,有道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李瑁这么做恐怕是最明智的选择,虽说他贵为皇子,但李隆基可是皇上,如果李瑁有任何不满,恐怕就会因此死于非命,不久亲刚刚死的三个皇子尸骨尚且未寒,为了活着,李瑁必须沉默。前文提过,李瑁的生母是武惠妃,虽说她在生前深受李隆基的宠爱,但这并没有给儿子李瑁带来多大的实质性好处,除了按照惯例封为寿王之外,与其他皇子对比,李瑁不仅没有享受到特殊的待遇,反而从小就寄养在伯父宁王李宪的家里。之所以会被寄养,主要是因为武惠妃在世时,曾先后为李隆基生过四子三女,但大多夭折,活下来的,只有寿王李瑁和咸宜公主,为了让李瑁健康长大,就将他送到宁王府,由宁王妃元氏哺养。而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状况,虽说母亲受宠,但李瑁却与父亲李隆基的关系越来越远,说白了就是并不密切,这一点,在太子李瑛被废后,李隆基立李亨为新的太子而不立李瑁就能看得出来。实在是李隆基的儿子太多,根本不差李瑁这一个。也正因为如此,在武惠妃去世之后,李瑁在李隆基面前的存在感越来越低,虽说谈不上可有可无,但至少不太重视。而夺走李瑁的妻子杨玉环,就是最好的证明,虽说当时的社会风气开放,但毕竟还有道德伦理观念存在,不过,李隆基却并没有顾及这一点,在看到杨玉环貌美后,直接就下了手。究其原因,除了李隆基个人原因之外,更多的就是李瑁在李隆基心中实在是不重要,抢了也就抢了,他也不能怎么着。但这对于李瑁而言,就是一件如同剜心挖骨般的痛苦了,妻子被夺走,还不能有任何不满,这就好比扒光了李瑁的衣服,并被拉到长安的大街上,让大唐的亿兆子民都看着李瑁出丑。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李瑁被横遭父亲夺妻,并且还会在背后颇有兴致地讨论这件事。这无疑对于李瑁是一种巨大的伤害,换做旁人,恐怕早就因此疯掉了,但李瑁却在沉默中活了下去,并十分顺从的,听从父亲对自己的安排。不是李瑁没想过反抗,只是他拿什么来反抗呢?他可是亲眼看着太子李瑛就因为父亲起了疑心,说废掉就废掉,没有什么过错的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也是说被杀就被杀,而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寄养的皇子,母亲受宠也已经是过去式,他有什么资格来反抗?别说反抗,哪怕是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满意,恐怕都有杀身之祸,李隆基的儿子很多,多一个少一个也无所谓。正是十分深刻地明白这一点,也想活下去,李瑁才会选择了以沉默示人,所以,在杨玉环从寿王妃晋升成贵妃后,李瑁能做的,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不过,当时的杨玉环绝对没想到,数年后,自己居然死在了李瑁的面前。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公元755年12月),深受李隆基和杨玉环喜爱的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兵变,召集大军20万人,自范阳起兵,史称“安史之乱”。叛军一路势如破竹,而此时的唐玄宗已经是利令智昏,不仅听信谗言,将大将高仙芝和封长清杀害,还怀疑大将哥舒翰,最终,在洛阳失守后,长安的最大屏障潼关也被攻下,长安城岌岌可危。不得已之下,李隆基便带着杨玉环等人长安城,行至马嵬坡时,六军将士,认为这一切都是唐玄宗宠信杨玉环造成的,最终,无奈之下的李隆基,令高力士将杨玉环缢死在佛堂之中。当时,李瑁就在跟随李隆基的队伍之中,从头至尾,他目睹了将士们的群情激愤,也看到了父亲下令处死杨玉环。对于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李瑁依然是沉默,或者可以说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将自己内心的情绪很好地隐藏起来,即便是这个女人曾经给自己造成那么大的伤害。不过,后世有一种说法,指出在杨玉环被缢死后,李隆基安排李瑁去安抚众将士,而李瑁也趁此机会,游说太子李亨以及对李隆基心存不满的大臣,从而帮助李亨离开了大部队,转而北上,这才让李亨有机会脱离了李隆基的掌控,能够在灵武行宫自行即位。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李瑁也算是报了当年的夺妻之仇。不管如何,杨玉环已经香消玉殒,大唐也从李隆基时代,进入了唐肃宗李亨的时代,而寿王李瑁,在安史之乱后,选择了继续低调地活着,他与韦氏的婚姻平平淡淡,两人共同生活了二十余年,期间,韦氏共为李瑁生下五子两女,也算是在相互扶持中,白头到老。唐代宗大历十年(公元775年),寿王李瑁去世,唐代宗追赠其太傅。小结:李瑁的前半生,可以说十分的悲剧,自己的母亲处心积虑地想将其推上太子之位,但因为唐玄宗李隆基对李瑁这个儿子感情不深,因此并未成功,而在其大婚后,妻子又被父亲夺走,成为了天下人的笑柄,但在这种情况之下,李瑁十分明智地选择了忍气吞声,以沉默示人,因此也为他换来了活下去的机会,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以及大唐的风起云涌后,李瑁最终得到了一个善终的结局,不仅寿终正寝,且子孙满堂,这也算是命运对他的一点补偿吧。
一直对五代十国这段历史很迷惑,能科普一下吗
唐朝末年,皇帝昏庸,奸臣弄权,搞得民不聊生,老百姓怨声载道。于是,这便引出了历史上著名的黄巢起义。黄巢起义被平定后。立时间,群雄并起,开始了长达近百年的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当时的军阀,大大小小加起来有几十个。其中最有实力的一个军阀,叫李克用。沙坨族首领,麾下有数万沙坨骑兵。李克用最嚣张的时候,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公元888年,当时的皇帝唐昭宗很反感李克用的跋扈,同时又反感一个叫田令孜的宦官在四川搞割据。于是,他便一咬牙,一跺脚,组建了一支兵力约10万人的中央军,田令孜。同时他又下旨,令割据河南的军阀朱温(起义军出身,后归顺唐朝)出兵攻打李克用。朱温也早就看李克用不爽,便欣然领旨。这一战,西线比较顺利。唐军很快就包围了成都。相比较而言,东线的战事就打得比较艰难了,朱温与李克用僵持不下。朱温打着打着,觉得没戏,就不打了。又跑到别的地方抢地盘去了。公元890年,眼看东线要崩,为了确保长安安危,唐昭宗下令,停止西线战役,调遣西线十万大军援救东线。然而,谁也没想到。西线的十万唐军在一个叫王建的将领的率领下,也了。王建赶走了朝廷派来的监军,随后又派兵驻守各隘口,切断了四川与唐廷联系。自此,四川就成了王建的私人地盘。四川的中央军是回不来了,昭宗皇帝只能硬着头皮把东线战役打下去。最终,李克用战胜唐昭宗,令昭宗皇帝苦心经营的中央军,实力大损。不过李克用的部将,镇守河北的刘仁恭在契丹人的支持下,背叛了他,割据河北(李克用割据山西河北),导致李的实力也大损。在这种阴差阳错之下。朱温居然意外得捡了宜。公元900年左右,朱温完成逆袭,占领了现在的河南、山东和陕西,以三省之力盖过了李克用的一个省(山西)。李克用对此很气愤,但又拿朱温无可奈何。为了对付朱温,李克用决心效忠唐朝,联合各路看朱温不顺眼的实力派,一起反朱,重新振作唐朝。其实,李克用并不反唐。他只是脑子有点不好使,喜欢跟人较劲。哪怕这人是皇帝,他也要掰腕子。但让他反唐,唐朝,他做不到。不过,李克用的联盟,最终还是失败了。他无法阻止朱温对唐廷的蚕食。公元907年,朱温大权在握,决定不装了。便干掉了皇帝,灭亡唐朝,建立了“后梁”。后梁,便是“五代”的第一代。听说朱温称帝,割据四川的王建也不装了。同一年,他也建国,史称“前蜀”。前蜀便是“十国”的第一个国。同样也是这一年,割据江淮的吴王兼淮南节度使杨渥宣布宣布不承认后梁,仍然沿用唐朝年号,这等于江淮也事实上独立了。这个割据,史称“南吴”。这便是“十国”的第二个国。同样还是这一年,割据湖南十多年的潭州刺史马殷和割据浙江的镇海节度使钱镠,分别被朱温封为楚王和吴越王。由于朱温对湖南、浙江并没有任何,哪怕一丢丢的实际控制力。因而,“马楚”和“吴越”,都事实上建立。这便是“十国”的第三个和第四个国。公元908年,李克用眼见朱温篡唐称帝,却又无可奈何,一气之下,他就病倒了。后来,不治身亡。他等于是被朱温气死的。临死咽气前,李克用叫来了自己的大儿子李存勖,拿出三根箭,对他吩咐道:这三根箭交给你,每一根代表我的一个敌人。第一个敌人是朱温,第二个是二五仔刘仁恭,第三个是契丹首领的耶律阿保机。这三个人都和我们有血海深仇,你一定要帮我把仇报了。李克用咽气后。李存勖痛哭不已,埋葬了李克用,从此担负起了报仇的重任。在李克用病死的同一年,吴王杨渥被自己的手下张颢杀了。后来,一个叫徐温的大臣又把张颢杀了。至此,“南吴”的大权,尽皆掌握在徐温之手。公元909年,割据福建的福建观察使王审知被朱温封为闽王,福建事实上独立建国。这个史称“闽国”。这便是“十国”的第五国。当南方的非主流纷纷割据建国的时候,北方的主流,朱温和李存勖正在激战。其实,当时北方也有两个非主流军阀。一个是前面提到的,割据河北的燕王兼卢龙军节度使刘仁恭。另一个是割据关陇的岐王兼陇右、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这两人的实力其实并不在以在北方立足。只是因为朱温和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混战,谁都没功夫对付他们。所以才能苟延残喘。所以,一旦当朱、李的斗争分出胜负时,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当时首先被干掉的是刘仁恭。公元912年,李存勖攻打刘仁恭,朱温领兵五十万(号称)救援。结果,朱温被李存勖打得抱头鼠窜,逃回开封。回去没几天,他就被儿子朱友珪弄死了。朱温一死,后梁内部大乱,无力再顾及刘仁恭的死活。李存勖趁机全力河北。刘仁恭和他的儿子刘守光(刘仁恭当时已经被刘守光囚禁了)均做了俘虏。后来,父子两人被李存勖下令处死,以祭奠李克用亡灵。得了河北后,李存勖实力大增。随即就开始了对后梁的征伐。在这期间,割据广东、广西的刘䶮放弃了后梁赐予的封号,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这便是“十国”的第六个国。公元923年,李存勖与后梁分出胜负。他把后梁踩在脚下,于洛阳登基称帝,改国号晋为唐,史称“后唐”。这便是“五代”的第二代。灭后梁后,李存勖又顺手了灭了前蜀。于是一时之间,天下被他统一了一半。但很可惜,李存勖在历史上只是个打酱油的角色。他只风光了三年。公元926年,由于李存勖治国无方,各地驻军纷纷。他在平乱时,被暗箭射死了。而新继位的皇帝李嗣源(李克用养子)又偏保守。因而,后唐丧失了开拓力不说,还弄丢了荆南和四川。割据湖北中部,原后梁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在自己地盘上建国,史称“荆南”。这便是“十国”的第七个国。公元927年,李存勖任命的西川节度副使孟知祥派兵断绝与后唐的行政关系,效仿前蜀割据四川。而李嗣源又不管。后来过了几年,孟知祥大权在握,于成都正式建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这便是“十国”的第八个国。公元933年,李嗣源病死。他死后,其生前最中意的继承人,宋王李从厚继位。李从厚这个人,资质一般,但他的疑心病却很重,总觉得有刁民要害他。于是他便每天没事就琢磨怎么加强统治,强化手中权力。经过一段时间思索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把地方实力最强的节度使对调,削弱地方实力派的根基。结果这一下,玩大了,他的哥哥李从珂联合著名贼,同时也是李嗣源的女婿石敬塘起兵,把他了。然后,李从珂自己做了皇帝。但李从珂登基之后,也跟李从厚一样,也是整天疑神疑鬼,觉得有人要害他。他觉得石敬塘能助他,肯定也能造自己的反,所以他就想方设法的排挤石敬瑭。最后,他把石敬塘逼毛了,投靠了契丹。公元936年,投靠契丹的石敬瑭,以割让幽云十六州,甘愿做“儿皇帝”为条件,求得契丹的援助。这一年,契丹军长驱直入,灭掉后唐。石敬瑭在契丹人的支持下继位,定都开封,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这便是“五代”的第三代。就在后唐、后晋更迭之际,南方发生了两场政治动荡事件。一是公元937年,南吴权臣徐温的养子李昪发动,强迫吴主禅位,改国号为齐。后来又改为唐。史称“南唐”。这便是“十国”的第九个国。二是公元939年,割据越南北部的静海节度使吴权宣布放弃北方授予他的节度使职务和爵位,自立为王。越南自此独立。公元942年,一直对契丹卑躬屈膝的石敬瑭被契丹使者骂死了。他死后,由于他的亲生儿子都还太小,于是他手下的那帮节度使们就拥立了他的侄子石重贵为新皇帝。石重贵这个人,能力一般,但很爷们,他登基之后就问群臣:先帝爷给契丹当臣子,是不是太丢人了?群臣们表示,是的,太丢人了。您是个什么意思呢?石重贵表示,咱们跟契丹开干吧!群臣们没什么意见。石重贵以为得到众节度使支持后,于是果断停止了对契丹的朝贡。契丹方面一头雾水,派使臣过来质问,你小子是不是活腻了? 石重贵当即表示,别哔哔,你心里不爽,打过来啊!于是,后晋就跟契丹翻脸了。双方开打。这里要说明一下,后晋群臣和石重贵的不满心态是不一样的。群臣认为,后晋向契丹卑躬屈膝,确实很丢人,但他们并不反对石重贵认契丹大汗为父。因为石重贵当所谓的儿皇帝,只是他一个人丢脸,跟他们做臣子的没关系。后晋其实是一个地方与中央,没有太严密组织关系的稀烂。各个节度使在地方都是土皇帝,不怎么鸟中央的皇帝。正是这种皇帝与群臣在心态上的差距,也就最终导致了石重贵的失败。公元946年,一些后晋大臣不想打了,便当了带路党,引导契丹军冲破晋军防线,顺利的杀到了开封城下。此时的开封,空城一座,石重贵无奈,只得投降,沦为阶下囚。后来,他被送到漠北草原囚禁,直到北宋年间才病死。契丹大汗耶律德光打败石重贵后,也是洋洋得意,他在开封继位,正式称皇帝。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因为水土不服,不适应河南的天气,病死了。皇帝死了,契丹的大臣们只好撤退,赶紧回去拥立新皇帝,当新天子的宠臣。至于中原,不管了,谁爱当中原皇帝,谁就去当吧。见此良机,割据太原的后晋大将刘知远赶紧带兵冲进了开封城。为了稳住局面,刘知远先是宣布契丹人先前委任的大小傀儡官员在他这里依然有效,然后他又宣布自己是刘邦后裔,因此,他称帝后,国号就是大汉。他建立的,史称“后汉”。(刘知远是其实不姓刘,他是沙坨族。刘姓是他后来自己偷摸改的)这便是“五代”的第四代。后晋、后汉更迭之际,南方依然不平静。公元945年,趁着闽国打内战之际,南唐出兵灭了闽国。但由于用人不当,南唐军并没有在福建站稳脚跟。后来,闽国的残余势力夺回闽东,保留国号。吴越国此时也来分蛋糕,占领了闽北地区。最终,南唐半天劲,只是占了最贫瘠的闽西地区。公元948年,刚当皇帝还不到一年的刘知远病死。他死前,给儿子刘承祐写下了一份诛杀名单,吩咐刘承祐继位后,先把这些名单上的人叫进宫杀了,然后再杀他们全家。刘承祐继位后,照着老爸的意思做了。但是下手不利落,他杀了当时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郭威的全家,但却没能杀掉郭威本尊。(人在外地驻守,逃过一劫)结果,等郭威反应过来,起兵靖难,一个反杀就干掉了刘承祐。郭威搞死刘承祐后,一本正经的与群臣讨论后汉帝国的继承人问题。大家一支表示呵呵,还讨论个毛线啊?你郭威自己当皇帝就好了。这是规矩啊,以前谁搞死皇帝,谁就是新皇帝。郭威连忙表示,那可不行,我是来靖难,清君侧的,怎么能自己当皇帝?然后,郭威就让人翻刘知远家的族谱,最终在族谱中,找到了一个叫刘赟的人来继位。不过后来的事,大家也知道。郭威在将领拥戴下,“黄旗加身”,自己做了皇帝。郭威继位后,让下面的人给他查族谱,看最远能查到哪位先贤。下面的人为了拍马屁,便说郭威的血统可以追溯到周文王的弟弟虢叔身上。因此郭威建立的,国号就叫作周,史称“后周”。这便是“五代”的第五代。至于可怜的刘赟,则稀里糊涂的做了郭威的刀下亡魂。听说儿子被杀,刘赟的老爸刘崇气死了。大骂郭威,你当皇帝就当皇帝嘛!干嘛要耍我们父子啊!干嘛要拿我儿子的脑袋祭旗啊?愤慨之余,刘崇在太原一带建立新,仍然沿用后汉的国号,史称“北汉”。这便是“十国”的第十个国。就在后汉、后周更迭之际,南唐在江南又有大动作了。公元951年秋,南唐出兵,灭了楚国。但脚跟还没站稳,南唐军就被楚国残余势力驱逐出境。最后是一地鸡毛,什么利益也没有捞到。就像他们六年前出兵灭闽国一样。这一股楚人残余势力的领头人,后来没有选择复国,而是派人去后周请封。郭威封其领导人为武平节度使。综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南唐不是没机会在北方混战时,于南方做出一番作为,与北方南北对峙。只是可惜,南唐每次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净干亏本买卖。浪费了资源不说,还浪费了时间。历史发展到这里,除了后周,割据还有六个:后蜀、吴越、南唐、荆南、南汉和北汉。(这个特殊,唯一一个在北方的)公元954年,郭威病死,其养子柴荣继位。柴荣这个人,大家都知道。是五代最有水平的一位皇帝。后周在他统治下,国力可谓是蒸蒸日上。而对于蒸蒸日上的后周,六个割据的态度是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吴越、荆南,积极向后周靠拢。因为南唐对他们的威胁太大。南汉地处偏远,于大局无影响。北汉、南唐联络契丹,坚决后周。后蜀闭关锁国,隔岸观火,却又一度有过与北汉、南唐夹击后周的念头,最后因三方各怀鬼胎而作罢。所以很明显,荆南、吴越、南汉、后蜀可以先不管他们。后周首先要打击的目标是北汉和南唐。公元954年,柴荣首先对北汉用兵,得削了北汉一顿。班师回朝后,郭荣做战后总结,他先是收拾了战斗中表现很渣的几个将领,接着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禁军大练兵行动。总体原则就是:清退掉不能打的,从地方上选拔能打的进来,组成精锐之师。这个套路是不是很眼熟?是的,北宋后来的禁军、厢军制度,并不是赵匡胤首创。而也是从柴荣这里学的。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此次大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赵匡胤被擢升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成为了禁军的高级将领。这为他后来篡位,奠定了基础。整军备武努力了一段时间之后,柴荣觉得自己总要找个目标开开刀看看成效怎么样,于是他就挑南唐练了练手,连续发动了几次战争,打的南唐叫苦连天。南唐皇帝李璟打不过,只得主动宣布放弃皇帝尊号,称臣认怂。(南唐后主李煜不是皇帝,他只是国主身份,因为南唐从他爸爸李璟放弃皇帝尊号开始,就没有皇帝了) 柴荣这下心里有底了——朕这禁军,看来可以打契丹了!之后的历史就简单了。公元959年,柴荣亲自带兵北伐,收复幽云十六州的两个州。但在前线,柴荣突然旧疾复发,不得不回京养病。回京的路上,柴荣觉得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的人品不可靠。然后,他就把都点检的位置交给了他自己认为人品可靠的赵匡胤。而赵匡胤也是“不负众望”,在柴荣死后,全套抄袭了郭威的黄袍加身,篡了后周,建立了大宋。由于在结束乱世的道路上,柴荣已经做了相当出色的铺垫。所以接下来,赵匡胤该做的就是四个字——摧枯拉朽。公元963年,北宋出兵南征。荆南国、武平节度使归降;公元965年,北宋出兵西征,后蜀被灭。公元970年,北宋二次南征,南汉被灭。至此,割据只剩四个,北汉、南唐、吴越和闽国残余势力。公元975年,北宋三次南征。南唐被灭。同一年,割据福建东南部的残闽势力也向北宋归降。在这期间,赵匡胤还多次北伐,把北汉国内搅得稀巴烂,只剩一口气。公元976年,赵匡胤莫名其妙,突然去世。他死后,其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缺乏能服众的政绩。于是他便加快了统一步伐。公元978年,他逼吴越王归降。宋朝不费一兵一卒便兼并吴越国。公元979年,他拍板,亲征北汉。然后,一战灭了北汉。至此,五代十国时期彻底结束。不过灭北汉后,赵光义洋洋得意,头脑严重发热。他不顾群臣反对,死活要收复幽云十六州。结果,阴沟里翻船,惨败不说,他自己屁股还中了一箭。这场惨败,从源头上就导致北宋后来收复幽云十六州,被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