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攻略热点新闻正文

纽约时报给《流浪地球2》差评,竟是因为不够欢乐?

发布时间:2023-01-30 18:26:39 来源:其它 作者:未知

这两天,《流浪地球2》相关话题多次冲上热搜,其中大多数都是正面积极的褒奖,但是在美国的评价却似乎变成了两极反转。

《纽约时报》这篇影评(姑且称之为影评)的副标题里写的是:

这部电影失去了前作的所有欢乐,取而代之的是提供了近三个小时的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未煮熟的主题和混乱的、明显的国家批准的政治潜台词。

是第一次看到流浪地球1是一部“欢乐(glee)”的电影。你可以说它震撼、硬派、感人,甚至可以说因为最后那段赵今麦的演讲显得很尬,但几乎没人说它欢乐。我不太明白这里的“欢乐”指的是什么,可能他看了个假电影?

然后便是各种意义上的PTSD。

比如什么叫“国家批准过的政治潜台词”和“明显的民族主义信息”?是指吴京为了救老婆孩子去面试宇航员?还是最后没有个人英雄主义超级美国队长徒手炸月球?亦或者是全人类用翻译器交流而不是集体说洋泾浜英语?

但其实不需要解释那么多相关的社会科学理论,仅仅从科幻电影这个事上,就能看出来为什么所谓的“独立自由”是一种奢望。

就拿《流浪地球2》来说,你可以发现“科学与政治无关”这个说法最大的bug就在于任何一个国家在科技上的进步都必然反映到意识形态上。如果说放到20年前,就算有这么一个故事,中国人也有能力用土办法拍出来,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绝对不会相信自己能拯救地球。但如今,当我们看到魔改的歼-20能与F-22在电影中并肩作战的时候,没有任何人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中国真的有歼-20。

某种意义上讲,科幻类型的文艺作品算是“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结合的最紧密的领域之一,它一方面可以展现一个国家的创作者基于当下科技水平对于未来人类社会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必然是与这个人在该国的成长生活经历相匹配的;另一方面,科幻电影也必然会基于现实中的科学技术以及幻想中的科学技术设定一个未来的世界秩序,而各国科技水平的此消彼长也会体现于这个新的秩序之中。

其实,尽管很多人都曾经站在批判乃至于否定的立场上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但大多数人却很难意识到,中国文明一些底层的东西,是他们抹不掉的。打个比方,在《流浪地球》里,吴京饰演的角色叫做刘培强,而不是培强刘,他的儿子叫刘启,而不是启培强或者启培强维奇刘。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科幻场景设定怎么变,主人公的名字基本都还是中国传统式的。

在刘慈欣的作品,虽然《三体》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更高,但实际上《流浪地球》要比《三体》更“中国”。如果说《三体》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代表了中国科幻文学的高度,那么《流浪地球》代表的则是科幻文学的“中国”高度。这注定了是一部让西方文明逻辑不会那么舒服的作品。

由此追溯,很多人应该都听过所谓的“河殇派”。尽管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河殇”可以说错谬很多、主观臆断屡见不鲜,可有一点倒也说得有道理,那就是所谓的“黄色文明”和“蓝色文明”、“土地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区别。当年,很多知识分子都批评中国人安土重迁、缺乏探索精神,不像人家“海洋文明”一样敢于冒险。但反过头来说,恰恰是因为安土重迁、对于这片故土有着极深的眷恋,所以才会有《流浪地球》而不是移民外星。本质上讲,在同样的危机之下,“流浪地球”和“移民”代表的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题思路,这之间是存在巨大鸿沟的。

但无论美国人怎么看,只要中国的科技还在继续发展,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也会继续增强。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不调整一下自己的观念,美国人破防的次数只可能更多。

点击收藏本站,随时了解时事热点、娱乐咨询、游戏攻略等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新闻热榜

热门游戏

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