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离去》中有哪些令人惊叹的细节
这一作你们就是一个流浪团队,一路向东,然后一开始解救的那个老工程师叫叶尔马克,记得不?还有一个队友,枪械改装大师,给你气枪那个,叫托卡列夫,懂的自然懂,二刷完毕感言,强烈建议慢慢玩,好好听对话,火车上的间章一定不要急着跳过,游戏内涵非常丰富而且一开始看似不合理的地方大多都能自圆其说。另外三大妈字幕做得不错,所以建议语音调出原汁原味的俄语,听着更有感觉。就先讲讲团队成员信息:,主角夫妇我就不介绍了,反正安娜从小就很缺爱,被上校一直当标准的军人培养,母亲去世早,缺乏关爱,也是因为这样才被阿囧轻松俘获(安娜是真的爱丈夫,亲手保护丈夫都好几回,我感觉她战斗力比阿囧还要厉害),梅利尼克上校(“米勒”是为了照顾英美玩家的音译,如果你调出俄语语音会听到读音不是“Miller”而是“Melnik”):虽然斯巴达号称是战前特种部队为第一代组成,但根据上校此作的装束(带红星的蓝色贝雷帽、海魂衫),他在战前很可能并不是Spetsnaz,而是俄空降军军官(VDV)。按照推断,他的年龄应该在50多岁,也可能是地铁恶劣的环境和过度操劳让他头发过早花白。上校要求严格,雷厉风行(2033我还感觉老爷子蛮好说话,这一作莫名严厉),不过也善于耍诡计,例如第一章帮助阿囧炸毁装甲列车时。斯捷潘:团队名义上的二把手,身材健壮,能把PKM当自动步枪使的。不过性格很温和很暖,还会弹吉他,是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白痴:智囊的代言人,有机会一定要多听听他说的话,充满了哲理性和辩证意味。例如他说过阿囧炸了黑怪巢穴是坏事,但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他不会知道莫斯科以外有人活着。另外达米尔抱怨自己被骗了,换了一本没啥用的书的时候,白痴看了一眼说这书可不简单,它的作者在第三(契)世界(丹)发动了革(和谐)命,并创立了新,所以你猜猜到底是什么书。“公爵”杜科夫:最年轻的小子,也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勇敢无畏,总是幻想自己是童话里挑战魔王的骑士。所以伏尔加河一定好好玩,别让他死了。达米尔:俄国版政治正确的角色——鞑靼人,让我想到第九连里的副连长,老家在哈萨克斯坦,有意思的是,这人是团队唯二接受过专业医疗技术训练的人(另一个是卡佳,她是护士。达米尔类似于卫生员的水准,军医水准估计够呛但这样也很不容易了)。整个里海章节很多人说像疯狂的麦克斯,我没看过,只感觉配上穿戴环境特别像《第九连》里描述的阿富汗战争。阿廖沙:快乐单身汉,摇滚乐手,针叶林章节终于找到了真爱,值得注意的是他除了斯巴达身份外,还是一名专业的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兵,对于各类工事、建筑的弱点和特点非常精通,也是因为如此才一眼看出针叶林的大坝维持不了太长时间。卡佳和娜斯佳:中途遇到的母女,卡佳在安娜重病时怒刷存在感(说实话一开始我也觉得安娜是肺结核,病情特点类似),秋季章节氛围塑造极其一流,安娜躺在床上,靠近能听见钟摆节拍器的声响,仿佛她正在流逝的生命。叶尔马克(技术三人组之铁路工程师):团队中参加战斗和拿枪最少的角色(唯一一次是里海章节遭遇“男爵”下属袭击火车的时候),他的名字和历史上的哥萨克相同,女儿的病逝成为让他心灰意冷的最后稻草,一开始以为第一章就要领便当的角色居然挺到了最后。托卡列夫(技术三人组之武器设计师):和苏联历史上的枪械设计师同名,你的各种武器改造方案,以及队员防弹服头盔的修理维护都是他负责,我最喜欢他的发明是提卡(注意这把枪的名字实际上是俄语“安静”的音译)的燃烧弹,打怪打蜘蛛那叫一个爽。另外通过日记本会发现此人暗恋安娜,然而阿囧并不生气。另外他涉猎范围极广,上校的义肢也是他的作品(经指正,义肢是铁匠安德烈的作品)。克列斯特(技术三人组之电气工程师):暴躁老哥,一开始靠近他居住的塔吊就会听到他一边开枪一边口吐芬芳,也是技术组中参与战斗次数最多的角色,叶尔马克的好基友。他居住的塔吊,以及后来阿囧开出来的拖车,实在是柴油工业朋克到爆的典型。山姆:团队唯一的美国人,俄语流利但偶尔会蹦出一两个英文单词。性格冷静沉着,令人矛盾的角色。最初被上校从混乱的人群中救下,从此对上校鞍前马后。亚曼托实际上是属于他的章节,如果没有他主角一家就直接变成大餐了。结尾不知道他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个人觉得他继续做一个俄国人或许更好。他已经离不开这个团队,团队也离不开他了。此作的各种势力,给人的感觉是战斗力和莫斯科地铁相比差太远,绝大多数势力属于红线一个不带重武器的营就可以从头打穿到尾的那种,组织涣散、士气低下,除了会欺负老百姓就没别的本事。唯一称得上组织度纪律性的是针叶林的森林之子,只可惜装备太差。如果后续阿囧能把他们收入麾下也会是相当强力可靠的势力。最后,不要抱怨游戏里这个不让杀那个不让杀,实际上让你不的地方绝对有办法潜入过去,而且到后面你会发现让你不要是有原因的,绝非圣母。遇到但不是敌人的人,按H放下武器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类似潜行者的设定)。这个游戏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细细品味后,专治各种键盘政治家“我比××厉害”综合症,伏尔加河的教徒,大家可能都会觉得愚蠢透顶,不仅不敢用电,还崇拜变异的巨大鲶鱼。然而“神父”西兰提乌斯一点也不傻,相反是个非常精明的家伙。甚至你可以说,他这么做不完全是因为自私——由于装备和训练差距,村民先后丢失了仓库、塔楼和火车站,被土匪占据。最后的堡垒就是大桥。因为高耸的地势,以及伏尔加河河湾区域球状闪电(教徒口中的“恶魔”),金属结构显然非常危险且容易遭遇雷击。因此大桥上的加强结构均为木质,但这样的坏处是一旦发生火灾则死路一条。考虑到教徒的文化水平,西兰提乌斯决定让他们放弃用电避免火灾;另一方面,沙皇鱼可以作为崇拜,同时它虽然危险,却可以吃掉其他的变种人这一类威胁到村民的怪物。里海篇章有一个情节也耐人寻味:当阿尔焦姆在地堡拿回卫星地图,与盖尔和达米尔会面后,如果你不急着开车走就会听到达米尔和盖尔的对话。盖尔一心要杀死“男爵”解放族人,达米尔却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杀死男爵后,如何建立新的秩序?如果只是杀了男爵却不能建立新秩序,那么下一个男爵迟早会出现,解放族人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己站起来。汽车上的电台里,男爵也提到过,他们油贩子控制当地奴隶最主要的手段,并不是一味的暴力,而是建立秩序并给奴隶一定的希望。因为周边都是沙漠,没有淡水、食物和资源,就算奴隶逃离也是死路一条。油贩子假借的是“圣火”(其实就是天然气自燃)的名义。因此当有一个油贩子喝多了对着圣火时,男爵毫不犹豫处死了他。所以,有时候你认为愚蠢的不合理的东西,也许是最终妥协的唯一方案。
反对派如何崛起的
地处中东地区的中心,小小,其国内外的各种势力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先说国内:阿萨德家族代表的什叶派阿拉维派,只占人口极少数,却长期统治着逊尼派占多数的整个国家。周边的各种势力更是错综复杂,、土耳其、沙特、、俄罗斯、美国,甚至包括法国等等,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都支持着不同的势力。的反对派也是品种繁多,一盘散沙,还包括、国等残余势力,各反对派之间也经常;有人形容说:美国想扶持一个反对派,都不知道该把钱给谁,都是扶不上墙的一堆烂泥。
蒙古人的三次西征都打到了现在的哪里
导读:蒙古的三次西征都有明确的战略目的,客观上为四大汗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亲自指挥,目的是消灭背信弃义的中亚强国花喇子模。为了追击花喇子模的皇帝和太子,客观上扩大了追击范围(北越高加索,南抵印度)。第二次西征是以术赤长子拔都为主帅的长子西征,次子察合台长子拜答儿、三子窝阔台长子贵由、四子拖雷长子蒙哥各统本王室军参与此次西征。西征的目的即使征服乌拉尔河以西的斡罗斯、钦察以及莱茵河畔的欧洲诸国。第三次、以蒙哥汗兄弟旭烈兀为主帅,目的是消灭波斯、黑衣大食控制中东。三次西征基本都是完美结局,本来都应该取得更大的战国但是由于蒙古内部汗位的变更等原因后两次都提前终止了西征过程。下文我们做一下详细阐述,三次西征所抵达的最远的范围。 三次蒙古西征也是蒙古汗国扩充版图和影响力的过程。在此之前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汗国能够如此的狂飙急进,威震欧亚各国。蒙古帝国的马蹄声响彻欧亚草原,濒临蒙古边境的匈牙利、波兰等国更是一夜数惊。蒙古汗国史无前例的把影响力遍布了四大洋:北部版图抵达北冰洋、东部版图太平洋、征服波斯后蒙古濒临了印度洋;在征服登上小亚细亚后,版图毗邻了大西洋延伸的地中海。成吉思汗主导的第一次蒙古西征其实这次西征是被动的,也许成吉思汗打算消灭金国和西夏没有后顾之忧后再次西征。但是中亚花喇子模的贪婪与对蒙古草原的垂涎,让彼此必然的战争提前了数年。其实花喇子模算是和蒙古几乎同时兴起的大国,但是很明显花喇子模要弱一些。因为在崛起的过程中,宗主国西辽(哈喇契丹)给予过很大的帮助。花喇子模到了摩诃末时期联合撒马尔罕王、喀拉汗王朝击败西辽后开始风云际会的成为了中亚霸主。鼎盛时期的版图包含了河中、大半个阿富汗和几乎整个波斯。花喇子模虽然强大,但是由于国家体制并不健全所以一旦没有强势人物压制立刻会分崩离析。当蒙古崛起后由于通商的需要在缔结通商协定后派出庞大的通商使团携带大量的金银来到花喇子模通商。结果地方总督见财起意斩杀使团;国王摩诃末骄傲自大不加调查羞辱蒙古使者。自大的摩诃末这么做并不是无的放矢,他早对富庶的蒙古草原垂涎三尺。在此之前就先后多次派人借着出使的机会侦查征服蒙古的路线。这两种作死的行为终于激怒了成吉思汗,暂时放下灭金亲征花喇子模。历时五年的西征,蒙古消灭了花喇子模几乎所有的40万。花喇子模皇帝摩诃末逃跑,蒙古各部追寻摩诃末的脚步北部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钦察草原。在摩诃末病逝后,太子札兰丁继位继续举起抵抗的大旗。最后蒙古在印度河战役中歼灭札兰丁主力。在托雷几次南下印度追寻札兰丁,都因为炎热的气候没有成行。第一次西征结束后,蒙古吞并中亚花喇子模。东部边界到达里海:北部越过高加索山到达哈萨克北部;南部毗邻波斯、阿富汗,这基本上是第一次蒙古西征所取得的成就。第二次以拔都为首的长子西征,目的越过乌拉尔河钦察、斡罗斯以及莱茵河流域的欧洲各国进军。之前我们说过蒙古西征是既定目标,只不过在因为花喇子模的挑衅提前。所以在征服金国和西夏后大汗窝阔台再次谋划西征(此时成吉思汗已经在西夏灭亡前去世)。这次战略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越过乌拉尔河平定西部的钦察和斡罗斯。公元1236年以术赤长子拔都为帅,察合台长子拜答儿、窝阔台长子贵由、拖雷长子蒙哥各统本王室军参与此次西征。由于此次领军都是黄金家族各系的长子,所以此次西征又叫长子西征。此次西征维持六年蒙古军大获全胜,如果不是窝阔台大汗病逝涉及争夺汗位的话这次西征不会这么快结束。此时的蒙古已经经过不断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攻城经验,已经远不是当初那支只擅长野战的部队了。这次西征蒙古骑兵好好的给欧洲重骑兵上了一课,干净利落的用轻微的损失造成对方全军覆没。在这次西征中由于涉及的范围过大,从北部俄罗斯、中部的匈牙利到南部的巴尔干半岛所以损失也很大。此次西部版图基本达到了后来金帐汗国控制的边缘,从波罗的海京中欧的波兰、匈牙利直达南欧的罗马尼亚等地。如下图所示:不包括黄线以下的地区,那是第三次西征的部分成果。蒙哥汗时期的第三次蒙古西征以旭烈兀为主,目的是征服波斯、黑衣大食、等国蒙哥继承蒙古大汗位置后依然选择了向外扩张的传统,决定向波斯进军。一方面是扩大蒙古帝国的版图,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保护蒙古客商的需要(波斯地区总是劫掠蒙古客商,不知道这是事实还是强权国家出兵的借口)。其实蒙哥这么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保证军功掌握在旭烈兀和忽必烈等亲兄弟手中以保证汗位在托雷系中传承。第三次蒙古西征的进行的也很顺利,不但消灭波斯而且灭掉版图推到地中海。不但如此旭烈兀一方面占领小亚细亚,另一方面打算进军非洲的埃及。此时欧洲教国家对于旭烈兀的西征是支持的,包括东罗马教廷在内的欧洲国家甚至派出使者打算结盟共同围剿。但是由于蒙哥汗在钓鱼城暴毙,旭烈兀、忽必烈、阿里不哥都有机会继承汗位。因为旭烈兀急于回国争夺汗位所以第三次西征中止,此时也是蒙古汗国达到的最大版图。小结: 蒙古帝国通过三次西征版图基本达到鼎盛位置,尤其是在忽必烈战胜阿里不哥强行夺得大汗位置后引发了各系的不满。所以各汗国纷纷独立,蒙古帝国作为统一的国家崩溃了。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成吉思汗的子女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成吉思汗一路西征,打下了中亚,打到了地中海沿岸。这一路上他究竟收了多少女人,估计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因此他自己或许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儿子。不过在史料记载中,成吉思汗的妃嫔,有40多人。由于人数众多,不太好管理,因此被成吉思汗分成了4组。每一组派一位大皇后管辖,4位大皇后分别是:孛儿帖、忽兰、也遂、也速干。这4名大皇后中,又以孛儿帖的地位最高。没办法,弘吉剌部的孛儿帖是成吉思汗的原配妻子。她为成吉思汗生下了4名嫡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忽兰是蔑儿乞人,地位仅次于孛儿帖,她为成吉思汗生下了第六子阔列坚,这孩子虽然是庶出,但却深受成吉思汗的喜爱。也遂和也速干,是一对亲姐妹,她们来自塔塔尔部。其中成吉思汗的第五子兀鲁赤,就是其中一位的儿子。而成吉思汗的第七子察兀儿,是也速干的儿子。至于成吉思汗的第八子术儿彻,是乃蛮部女子所生,具体是谁就搞不清楚了。因此,总体来说,成吉思汗有4名嫡子,还有4名庶子。那么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结局呢?一、长子术赤和次子察合台,成了死对头。成吉思汗刚起家那会儿,势力非常小,常常被人家欺负。当时成吉思汗刚和孛儿帖成婚不久,蔑儿乞人便跑来把孛儿帖给抢走了。等到9个月以后,成吉思汗在义兄札木合的帮助下,如愿击败蔑儿乞人,夺回了自己的爱妻。可问题是,这个时候孛儿帖已经怀孕了。这孩子究竟是谁的?谁也搞不清楚。成吉思汗心里也没把握,但是他必须要一口咬定,这孩子是自己的!可等到孩子降生以后,他却给孩子起名为术赤,意思是“远方的客人”。好家伙,有这么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字的吗?由此可见,成吉思汗自己心里也犯嘀咕,只是不好意思在妻子跟前说而已。毕竟妻子孛儿帖为他受了不少苦。可多年以后,成吉思汗的二儿子察合台,对此却意见很大!为啥?因为他总觉得术赤抢了他嫡长子的地位。虽然蒙古没有嫡长子继承制,可长房长宗的地位,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察合台整天宣传术赤是野种的言论,以至于术赤要找察合台拼命!这俩孩子是真难伺候啊,成吉思汗为此也很苦恼。打天下,需要孩子们的共同努力。可将来如何安置这两个孩子,却成了成吉思汗的心病。为此,成吉思汗下定决心西征,打下大片的地盘,分封给几个儿子,好让术赤和察合台各自相安无事。1219年,成吉思汗正式西征,第一战打下了西辽,第二战打下了花剌子模。因此成吉思汗将新疆部分地区和中亚的部分地区,赏赐给了察合台作为封地,察合台在这里建立了察合台汗国。此后成吉思汗再接再厉,继续向西进军,打下了黑海、里海沿岸,将这里赏赐给了自己的长子术赤。此后术赤的次子拔都,便在这块封地的基础上,建立了金帐汗国。所以说,成吉思汗妥善地将长子术赤和次子察合台分封在不同地区,以此避免两者之间的矛盾。不过说实话,这偏心程度,真不是盖的。术赤的封地远离蒙古草原,想回趟家简直可以说是不可能!而且术赤想回来,必须要经过察合台的封地,这还得了?等于说成吉思汗是用察合台防着术赤。事实也是如此,当时术赤正在西征,成吉思汗多次征召他回来,可术赤却一直以病重为由拒绝回来。成吉思汗大怒,居然让察合台准备好兵马去收拾术赤。结果得知术赤死了,这才作罢。由此可见,术赤在成吉思汗心目中,的确是“远方的客人”。即使能当成儿子来养,可心里到底还是有点儿不自在。至于察合台,在术赤和成吉思汗死后,支持窝阔台继承大汗之位,所以他成为了诸王之首,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最终在察合台汗国安然去世。二、三子窝阔台和四子托雷,也成了一对冤家。说实话,成吉思汗打仗是一把好手,可管教儿子,却很有问题。老大和已经成了死对头了,成吉思汗似乎还不满意,偏偏让老三和老四也成了死对头。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成吉思汗对这两个儿子都特别好,老三窝阔台善于治国,而老四托雷擅长打仗。成吉思汗离不开他们俩,所以就把他们俩的封地,都放在了蒙古附近,靠着自己。对于汗位继承权的问题,成吉思汗更看重老三窝阔台,因为老四托雷喜欢打仗,而且嗜杀,这种性格不适合称汗。成吉思汗将汗位继承权给了窝阔台以后,又来了一个神操作,他居然将80%的兵权,都给了托雷!这还得了?难道他觉得这两个孩子能和睦相处?很显然,窝阔台登基后,会受到托雷的掣肘。而托雷手里的兵权,完全可以帮助他夺取大汗的位置。成吉思汗这种安排,实在是让人看不懂。结果果然出事了!成吉思汗死后,大汗之位空缺。托雷以没有召开忽里台大会为由,暂时没有选拔新任大汗,而由他自己担任监国。窝阔台得知以后,气得牙痒。时间一拖就是2年之久,这2年时间里,大蒙古国一直都是托雷说了算。2年以后,窝阔台在察合台的帮助下,终于等来了忽里台大会。这回大家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选择让窝阔台继位,托雷也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窝阔台继位以后,还能对托雷有什么好心思吗?公元1232年,窝阔台伐金回来,忽然就得了重病。大家赶紧把托雷喊了过来,结果巫师在大帐中念了一段咒语,并且表示:只需要大汗的至亲把符水喝了,将疾病转移到自己身上,就能解救大汗。托雷向周围看了一圈,我勒个去,只有他这么一个至亲在这里!再看看帐下的刀斧手,托雷明白了一切,只能无奈地喝下了符水。喝完符水以后,托雷没多久便病死了。而窝阔台却奇迹般地恢复了,而且生龙活虎。很显然,这是窝阔台为托雷做了一个局。40岁的托雷就这么去世了。至于窝阔台,他长期担任蒙古大汗。直到1241年,他喝了很多酒,结果把自己给喝死了,寿终56岁。三、4位庶子,夭折占了一大半。成吉思汗的4位庶子分别是:第五子兀鲁赤、第六子阔列坚、第七子察兀儿、第八子术儿彻。其中第五子兀鲁赤、第七子察兀儿、第八子术儿彻,全都英年早逝,属于夭折。只有第六子阔列坚,活到了成年。由此也看得出,嫡子和庶子之间的差距。4位嫡子全都长大成人,而且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汗国。可4位庶子,却夭折了3个,真是令人唏嘘。第六子阔列坚,虽然是庶子,但是由于他的母亲忽兰,深受成吉思汗喜爱,地位又仅次于孛儿帖,因此阔列坚也得到了成吉思汗的喜爱。只不过很可惜的是,在蒙古第二次西征的时候,阔列坚在攻打俄罗斯的时候,中箭身亡,年仅29岁。总结:成吉思汗还有6名女儿。儿子们在战场厮杀,成吉思汗的女儿们,倒是不需要如此。史料中成吉思汗有6名女儿,其中5名都是孛儿帖所生。好家伙,等于说孛儿帖至少生了9个孩子!长女火臣别吉,被封为昌国大长公主,嫁给了昌王孛秃。值得一提的是,昌王孛秃同时还是成吉思汗的妹夫,他曾经娶了成吉思汗的妹妹帖木仑。其他几个儿女,都嫁给了蒙古的贵族。值得一提的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女阿剌海别吉。这个女儿可不简单,在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她居然负责监国重任,是个实实在在的巾帼英雄。即使成吉思汗去世了,阿剌海别吉依旧执政了一段时间。她能够稳住偌大的大蒙古国,可见其能力有多强了。
古时候匈奴、突厥、契丹、柔然、女真、鞑靼指的是什么意思
直接切入主题。匈奴是古典时代长期盘踞在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的统称,根据《史记》的描述,匈奴是夏朝王族后裔,和华夏本是同源。其图腾和华夏一样供奉龙神,在商代被称为龙方。有着明确文字记述的匈奴部落是在战国初期出现,他们的势力范围非常庞大,上层建筑为中央王庭、东部的左贤王和西部的右贤王三部分组成,控制着蒙古高原、西伯利亚、里海、中亚和东北亚的广大地区。自战国末期以来,因为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匈奴的的牧区线开始南移,这就和诸侯国燕国、赵国、秦国发生了领土和生产力方面的纠纷,于是乎中原民族和匈奴之间长达数百年的纠纷开始了。为了抵御匈奴,列国纷纷修筑了长城,秦国一统之后,又将各国的长城连成了一片,之后始皇帝遣大将军蒙恬出兵抗击匈奴,将匈奴逐出长城线七百余里,夺得了河套地区的控制权。楚汉争雄之际,中原衰微,匈奴趁机又大举南下,吞并了河套地区。并且在汉初大败高祖刘邦,迫使大汉和亲。与此同时,匈奴向东大败东胡,并吞了楼烦、白羊河南王,向西大败并杀死了月氏王,迫使月氏向西域迁徙。北方及西北一带的丁零、浑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族先后臣服于匈奴。此时的匈奴可以说达到了鼎盛。随后就是武帝时期,汉匈战争爆发,汉朝通过河南之战(也称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三次大战,一举击溃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取代了匈奴中亚霸主的地位。随着西域控制权的丢失,以及多年的战败,匈奴王庭的控制力日渐下降,到公元前58年,匈奴进入了五大单于夺位的时代,经过多年的混战,匈奴已经大致分出了亲汉派和反汉派,而著名的昭君出塞也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是汉朝拉拢亲汉派呼韩邪单于。东汉时期,呼韩邪单于之孙日逐王比率领四万人南下投汉,被汉朝安置在河套地区,成为南匈奴。而留在漠北的则称为北匈奴。之后东汉时期,汉朝又和北匈奴发生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最终将北匈奴驱逐到中亚,消失在了东亚的版图。而留下的南匈奴,则逐渐汉化。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在成都王司马颖手下为将。乘西晋八王之乱之后的混乱时期,刘渊在并州离石起兵立汉国,称汉王,后称帝,占领了北的大部分地区。之后匈奴和鲜卑还有汉人不断通婚,最终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在当时,像鲜卑贵族的宇文氏,就有着匈奴的血统。关于突厥的来历,历史上众说纷纭,只知道他可能是匈奴统治下的阿尔泰语系下的小部落,第一次出现在的史籍上是在540年的南北朝时期。突厥人建立的突厥汗国,是六世纪中叶以漠北为中心,东至辽海(辽河上游),西濒里海,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南临阿姆河南的部落制汗国,曾一度威胁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王朝的安危。在五世纪初,匈奴归附了当时强大的柔然,然后在552年又大败柔然,取代了柔然的位置。560年左右,突厥征伐吐谷浑,征战西域,乃至联合波斯灭白匈奴。569年,随着突厥的扩张,突厥和波斯发生矛盾,遂和东罗马帝国联合共同对抗波斯萨珊王朝。这个时期是突厥汗国武力最鼎盛的时期。随着疆域的逐渐扩大,汗国的内部出现了的迹象,于是聪明的隋王朝开始采用离间计,终于在583年,被成厥、西突厥两部。并挑起两个突厥之间的内战。不过虽然突厥,但是厥仍然有着强大的实力,可以对中原帝国造成威胁。到了唐太宗继位时,唐帝国实力强盛,先是用疑兵之计同吉利可汗结下“渭水之盟”。之后627年,趁着薛延陀反厥,建立薛延陀汗国。册封薛延陀可汗,共同对抗突厥。贞观三年(629年)秋,唐太宗命李靖率李勣、柴绍、薛万彻,统兵10万,分道出击突厥。李靖出奇制胜,在定襄大败突厥,颉利逃窜,李在白道截击,降其部众五万余人。唐军两将又督兵疾进,大破突厥军,颉利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时值当年三月,厥灭亡。而西突厥在玄宗时也被大唐消灭并入版图。之后突厥人西迁,并开始化,并在西亚地区建立了多个地方强国,比如塞尔柱突厥汗国。契丹本是东胡下的一个部落,在唐末开始发迹,并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帝国。初代皇帝耶律阿保机先后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和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之后二代皇帝耶律德光替兄长完成遗志,统一了整个东北亚。因为实力过于强盛,其影响力一直扩张到东欧,也是因此,俄语中的发音是契丹。柔然是公元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中叶,继鲜卑之后有一个活跃在北方蒙古高原上的强大游牧民族,原本他是鲜卑统治下的小部落,鼎盛时一度威胁到北魏的安危,花木兰的故事就是围绕柔然和北魏的战争展开的。女真,古称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始成为女真。辽国时,女真分生女真和真,其中女真的完颜家起兵建立了金国了辽国,还消灭了北宋。后来被蒙古所灭。明朝时,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建州女真又被明直接统辖,分成三卫。明末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建立了后金汗国。其子皇太极即位后,于1635年击破察哈尔部并获得大元传国玉玺,遂在1636年改元大清,并把民族称号改为满洲。建国后,满洲被改称满族。鞑靼有多重含义,可以理解成白种人和黄种人的区分。白种鞑靼也叫塔塔尔人,是东欧的一个游牧民族,曾广泛的分部到北亚、东欧和中亚地区。黄种鞑靼是蒙古的一个分支,后来被统称为漠南蒙古,在明将蓝玉击破北元之后,元帝国覆灭,蒙古成瓦剌、鞑靼和兀良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