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加 麦地那 巴格达 在哪个地理位置
麦加
是教的第一圣地.麦加(阿拉伯语:مكّة)是一个宗教古城,也是教的圣地,非穆斯林不得进入.位于沙特阿拉伯西边.是穆斯林每天朝拜的方向,也是570年,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生地.麦加是教石造圣堂的所在地,传统认为是亚伯拉罕所建造的.麦加是每个穆斯林在一生中必须试图朝圣的宗教中心,2004年的人口约1,294,168.
学者认为麦加是地球的中心,它坐落在沙特阿拉伯西部赛拉特山区一条狭窄的山谷里,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三十多万.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层峦起伏,景色壮丽.
麦地那
教第二大圣地.位于阿拉伯半岛希贾兹地区(今阿拉伯境内)北部赛拉特山区中的一个开阔平地上,海拔610米,距麦加以北400公里,东西北三面环山.属西部省.人口19.8万(1983).距麦加约450公里.公元622年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从麦加出奔麦地那.此后到661年为止,麦地那为穆斯林国家的第一个首都.该城主要圣地为先知寺,寺内有穆罕默德墓.周围多农场、园圃,出产椰枣、小麦、大麦、蔬菜和水果.有椰枣加工工业,还有砖厂和地毯厂.
旧称雅斯里布,622年穆罕默德迁徙于此后改名为麦地那.乃宾衣(al-Madinah al-Nabi)即意为“先知之城”,简称麦地那.
穆罕默德和四大哈里发时代为教政治中心,在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穆斯林们曾冠以“被照亮之城”、“和平之城”、“胜利之城”等名.城内古迹众多,最著名的有穆罕默德亲自督建的先知清真寺,寺内有穆罕默德等陵墓,
附近还有穆罕默德于622年9月迁徙麦地那途中修建的古巴义清真寺、双朝向清真寺以及闻名的伍侯德战役阵亡烈士陵园.
麦地那城是教的第二大圣地,地处沙特西部,北纬24.28°、东经39.36°,四面环山,海拔620米,系山区高原城市.该市面积5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50万.一月份气温11.6°c -22.9°c ,八月份气温高达28.5°c-42.5°c,夏季酷热.麦地那行政上是麦地那地区的首府,麦加在其东南400余公里处,吉达在其正南424公里处.
麦地那市城区禁止非穆斯林进入.
编辑本段基本内容
巴格达 (Baghdad)
首都,巴格达省省会,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旧译“报达”、“八哈塔”.位于国土中部,跨底格里斯河两岸,距幼发拉底河仅30多公里.面积860平方公里,人口530万(1988).市区主要部分在河东,称为“鲁萨法”(al-Rusafah),河西部分称为“卡尔赫”(al-Karkh),东西两岸之间有5座大桥相连.
1921年,宣布独立,定都巴格达,现发展为现代化的城市,是全国政治、经济、商业、交通和文化的中心.
阿联酋和巴基斯坦地理位置
阿联酋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端,东与阿曼毗邻,西北与卡塔尔接壤, 南部和西南与沙特阿拉伯王国交界,北临波斯湾(又名阿拉伯湾),与伊 朗隔海相望,是扼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冲。條萊垍頭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印度、、阿富汗和为邻。全境五分之三为山区和丘陵,南部沿海一带为沙漠,向北伸展则是连绵的高原牧场和肥田沃土。條萊垍頭
卡塔尔著名大学
卡塔尔大学。萊垍頭條卡塔尔大学位于卡塔尔多哈北部,是该国的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是由卡塔尔教育学院扩建而成的。萊垍頭條该校主要采用英语和阿拉伯语教学,学生近万人,多为女性学生,学校内实验室、阅览室、实验性农场等教学设施齐全。頭條萊垍卡塔尔大学现下设有教育学院、教学院、艺术和自然科学学院、理工学院、工程学院等院系。萊垍頭條2021年,卡塔尔大学在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224位萊垍頭條
讲一讲,当兵的时候你和哪个省的战友最投缘
我黑龙江人,部队在四川,跟我最投缘的是湖南的战友,我们中队八个湖南籍,我班长张家界的,剩下的的同年兵有怀化、岳阳、娄底、邵阳跟衡阳的,即便退伍后,也是经常联系,偶尔还能聚聚,差不多两年一次,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但是跟湖南人相处的非常好,包括现在也很湖南的同事关系很好,不知道啥原因[捂脸]顺便说一句,我去过湖南三次,每次都是高高兴兴的来,晕晕乎乎的离开[做鬼脸]
历代对游牧作战缺少马匹,那为什么不鼓励民间养马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其实历代王朝都是鼓励民间养马的,可惜效果不大。比如宋代神宗时期,宰相王安石主持变法时专门制定了“保马法”,规定河北、河东、陕西、京东西五路,以及开封府诸县保甲养马,具体内容为:户一匹,物力高而自愿者二匹,给以官马,或官给钱自买;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三等以上户十户为一保,四等一下户十户为一社;保户马病死,由养马户单独赔偿;社户马病死,由养马户与其他九户共偿其半,等等。虽然这个“保马法”很快被废除,也体现了王朝对马匹的重视程度。朱元璋也是如此。洪武六年,朱元璋制定了养马之法,令民共养马匹,洪武二更规定“江南十一户,江北五户共养马一匹”。主要是以下几条:第一,农民并没有养马的需求。你如果是游牧民族,你的生活就只能养马,这还好办。作为普通农民来说,根本就不需要养马。农民即便需要兽力协助工作,养头牛就足够了,可以耕田,可以拉车。即便有些农民需要运输工具,有牛、驴子、骡子也就够了,而且更为实惠。一般农民家庭根本不需要养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试问,没有需求谁会养马?假如你生活在沙漠里,你会花巨资养一艘游艇吗?第二,农民养马的价格不菲。养马比今天的养车,可贵得多了。马其实是比较娇贵的动物,要修建专门的马圈,喂比较优质的饲料。对于马匹,因为不像牛一样可以反刍,必须一天喂很多次,有时候夜里也要起来喂。“马无夜草不肥”,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但一次不能喂得很饱,却也不能喂得太少,马还必须得喂水。将一匹马养大,花费是相当大的,而且需要专人照顾。在古代贵族家,一定有养马的仆人,什么都不干,就是专门照顾马匹。就算今天,养一匹骑乘马年花费大致5万到10万元。养马费用包含饲料、医药、马房、场地、人工训练等各种费用。光是饲料的费用,每年就有一二万元。古代就更夸张:《幕府燕闲录》遮道谓曰:“君马新市,其价几何?”曰:“一百五十千。”当时高级官员一个月的薪水,也不够买一匹马,普通老百姓更是想也不要想。显然,普通农民是养不起马的,至少是中农或者富农小地主才有这种实力。第三,农民只能提供运输马匹,不能提供战马。北宋和南宋时期,宋朝由于缺少马匹,不惜代价从西北地区购买。到南宋时代,由于西夏也和宋朝为敌,马匹价格极高。这就奇怪了,为什么宋朝宁可被西北少数民族敲竹杠买马,也不自己让农民养马呢?这是因为战马和普通运输马匹完全不同。战马需要从小进行放牧,进行各种训练,提高速度和力量,这才能从事作战。没有经过长期训练的马匹,是无法作战的。大家看电影《投名状》,华率领骑兵冲锋的时候,要求蒙上马的眼睛。这是因为马是很胆小的动物,即便是战马遇到危险情况也会本能的躲避,有时候还会摔下骑兵。所以宋朝农民养的马匹再多,只能用来拉车,根本不能用来作战。大面积的天然草场非常重要,南宋境内缺乏这么大的草场,无法大面积养战马。说来说起,古代让民间养马,是不太靠谱的。一来农民不愿意自己养马,性价比太低,只会亏本,除非给予很大补贴,不过难以长年提供这笔资金;二来农民提供的马匹只能用于运输,无法弥补需要的战马。这种马养再多,用处也有限。